【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通风系统是保障作业安全、改善工作环境的重要环节。为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顺畅,有效稀释有害气体浓度,防止瓦斯积聚、粉尘超标等安全隐患,特制定本《矿井通风管理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地下矿山的通风管理工作,涵盖通风系统设计、设备运行维护、风量调节、监测监控、应急处理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通风管理,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健康。
一、通风系统设计要求
1. 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开采规模、地质条件、巷道布置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风流路径畅通、风量充足。
2. 通风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备用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下的通风需求变化。
3. 主要进风巷与回风巷应保持独立,避免风流短路或交叉污染。
二、通风设备管理
1. 通风机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运行稳定、效率达标。
2. 风门、风窗、风障等设施应设置合理,保证风量分配符合实际需要。
3. 对于局部通风区域,应采用专用风机,并配备可靠的风筒和连接装置。
三、风量调节与监测
1. 根据各作业面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风量,确保人员作业区域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2. 安装并定期校准通风监测仪器,实时掌握矿井内的风速、风压、有害气体浓度等数据。
3. 建立通风日报制度,记录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四、通风安全管理
1. 所有进入矿井的人员必须了解基本的通风知识,熟悉逃生路线及紧急避险措施。
2. 严禁擅自拆除或损坏通风设施,违者将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3. 每季度组织一次通风系统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五、应急预案与演练
1. 制定通风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分工与处置流程。
2. 定期开展通风事故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建立应急通风设备储备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六、培训与考核
1. 对通风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2. 实行岗位责任制,将通风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3. 定期组织通风知识考试,确保相关人员掌握必要的理论和操作技能。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矿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矿山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