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韩愈:山石】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韩愈的《山石》虽不如李白、杜甫那样广为人知,却以其独特的意境与深沉的情感,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韩愈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更寄托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山石》全诗如下:
>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酒邀我饮与归。
> 无情有恨何人晓?月照千峰万壑辉。
开篇“山石荦确行径微”,描绘了一条崎岖难行的山路,仿佛在暗示诗人所处的困境与孤独。而“黄昏到寺蝙蝠飞”则渲染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笔锋一转,描绘了寺院中的景象:雨水刚过,台阶湿润,芭蕉叶子宽大,栀子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这种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与前文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酒邀我饮与归。”这一句写出了诗人与僧人的互动,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洒脱。然而,这种短暂的安宁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无奈与惆怅?
最后两句“无情有恨何人晓?月照千峰万壑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月光下的群山与峡谷,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被理解的苦闷。那些无法诉说的情感,只有在这静谧的夜色中得以倾诉。
韩愈的《山石》虽然语言简练,却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反思。它不像一些唐诗那样豪放奔放,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林禅意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悠远而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不仅是韩愈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唐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许多士人都选择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而《山石》正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山石》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诗意,往往藏在最平凡的景物之中,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