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全文译文(一)】《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选的一部古代散文选集,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诸多名篇。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思想智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本文将选取其中几篇经典文章进行翻译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文学巨著。
1. 《出师表》——诸葛亮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先帝(刘备)在开创大业尚未完成一半时便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裂为三国,益州(蜀汉)国力衰弱,这正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朝廷中的大臣们仍然忠诚不二地尽心辅佐,忠义之士更是不顾自身安危,奋勇向前,这是因为他们感念先帝的厚恩,希望能在陛下身上得到回报。现在,陛下应当广开言路,发扬先帝的美德,激励有志之士的斗志,不应过分自卑,引用不当的比喻,从而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
2. 《岳阳楼记》——范仲淹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任职。到了第二年,他治理得当,百姓安居乐业,各种废弃的事务都重新恢复。于是他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原来的规模,并将唐代和当代文人的诗词文章刻在楼上。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
3. 《桃花源记》——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位武陵的渔夫以打鱼为生。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不知不觉走得很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长,中间没有其他树木,花草鲜艳美丽,花瓣随风飘落。渔人感到非常惊奇,继续向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结语:
《古文观止》不仅是文学的宝库,更是思想的源泉。它通过一篇篇精炼优美的文章,传达了古人对人生、政治、道德的深刻思考。无论是诸葛亮的忠贞不渝,范仲淹的忧国忧民,还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希望通过这些译文,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与价值。
---
如需阅读后续篇章,欢迎继续关注《古文观止》全文译文(二)及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