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熟练进行口算,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和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
- 教具:数字卡片、小棒、图片、课件等。
- 学具:每人一套数字卡片、小石子或小木块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内容为“小兔子在草地上吃胡萝卜”,引导学生观察:
- “小兔子今天吃了2根胡萝卜,又吃了1根,一共吃了多少根?”
- “如果它吃了3根,还剩下2根,原来有多少根?”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法与减法的意义,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1. 认识加法
- 教师展示实物(如小棒),先拿出2根,再拿出3根,问:“一共有多少根?”
- 引导学生说出“2+3=5”,并解释“+”表示“加”,“=”表示“等于”。
2. 认识减法
- 教师拿出5根小棒,拿走2根,问:“还剩几根?”
- 引导学生说出“5-2=3”,并讲解“-”表示“减去”。
3. 动手操作
- 学生用小棒或学具进行加减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 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卡片,如:
- 1 + 2 = ?
- 4 - 1 = ?
- 3 + 2 = ?
- 5 - 3 = ?
学生抢答,教师给予鼓励和纠正。
2. 游戏活动——“找朋友”
教师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到能组成5的两个数字,如:2和3,1和4等。
(四)拓展应用(5分钟)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如:
- 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现在有多少个?
- 妈妈买了5个鸡蛋,用了2个做蛋糕,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
- 我们学会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加法是把两个数合起来,减法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
- 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认真学好它。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X页的练习题;
2. 与家长一起玩“数字接龙”游戏,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六、板书设计
```
5以内的加减法
2 + 3 = 5 5 - 2 = 3
1 + 4 = 5 4 - 1 = 3
3 + 2 = 5 5 - 3 = 2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记录学生的表现、教学效果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