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8、7、6》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相关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探索算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应用,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小棒、数字卡片、课件、练习纸
- 学具:小棒、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小明有15个苹果,送给小红8个,还剩几个?
提问:“你们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 - 8 = ?
接着出示类似的问题:14 - 7 = ? 13 - 6 = ?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5根,然后拿走8根,看看剩下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更快地算出结果?
2. 讲解计算方法
- 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 - 8 = 2,再算2 + 5 = 7。
- 想加算减法:因为8 + 7 = 15,所以15 - 8 = 7。
同样地,引导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计算14 - 7 和13 - 6。
3. 归纳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十几减8、7、6”的两种常用方法,并鼓励学生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 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 游戏互动
设计一个“摘果子”游戏,将算式写在卡片上,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组练习题,完成后派代表汇报答案,其他组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
- 我们学会了“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 掌握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 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提高了计算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11页的练习题;
2. 自编两道“十几减8、7、6”的算式题,写在练习本上并计算出来。
六、板书设计
```
十几减8、7、6
15 - 8 = 7 (破十法:10 - 8 = 2,2 + 5 = 7)
14 - 7 = 7 (想加算减:7 + 7 = 14,所以14 - 7 = 7)
13 - 6 = 7
```
七、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但在个别学生中仍存在计算速度慢、方法不熟练的问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