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07:17:41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认识乘法(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从而引入乘法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 难点: 理解“相同加数”和“个数”的关系,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小棒若干。

-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或圆片若干。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中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3个气球。提问:

“你能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吗?”

学生列式:3 + 3 + 3 + 3 = 12

教师引导:“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都是3相加,加了4次。”

教师继续提问:“如果老师说有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3个气球,你还能用加法来计算吗?”

学生可能会觉得麻烦,从而引出乘法的必要性。

2. 新知探究(15分钟)

教师板书:3 + 3 + 3 + 3 = 12

指出:这是4个3相加,可以写成3 × 4 = 12 或 4 × 3 = 12。

讲解乘法符号“×”的读法和写法,并强调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接着出示其他例子:

- 5 + 5 + 5 = 15 → 5 × 3 = 15 或 3 × 5 = 15

- 2 + 2 + 2 + 2 = 8 → 2 × 4 = 8 或 4 × 2 = 8

让学生尝试自己写出乘法算式,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3. 巩固练习(10分钟)

- 第一关:看图列式

出示图片,如:每组有6个苹果,共3组。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 第二关:填空练习

例如:7+7+7=( )×( )=( )

让学生填空并说出意义。

- 第三关:判断对错

判断下列算式是否正确:

- 4 + 4 + 4 = 4 × 3(√)

- 5 + 5 + 5 + 5 = 5 × 4(√)

- 2 + 2 + 3 = 2 × 3(×)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一个篮子里有6个苹果,5个篮子,你会怎么算?”

学生思考后得出:6 + 6 + 6 + 6 + 6 = 30 或 6 × 5 = 30。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每盒笔有8支,3盒有多少支?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乘法算式中,“×”表示“乘”,两个数分别表示相同的加数和加的次数。

- 乘法算式可以有两种写法,但结果相同。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1页的练习题。

2.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

认识乘法

3 + 3 + 3 + 3 = 12

3 × 4 = 12

```

八、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写出乘法算式,并能解释其含义。但在个别学生中,仍存在混淆“相同加数”和“个数”的情况,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注:本文为原创教案,内容基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二年级上册教学使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