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与富饶。
2. 学习作者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文章结构,掌握描写四季景色的语言特色。
-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具体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你们知道小兴安岭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小兴安岭在东北地区,那里有森林,还有各种动物。
师:非常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描写小兴安岭的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它的。
【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小兴安岭的?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学生朗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文章是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的。
师:非常好!那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生: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发芽,万物复苏,特别美。
生: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树木茂盛,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像金色的光点。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看来大家都被小兴安岭的美景吸引了。
【精读品析】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这篇文章。先看第一段,作者是怎么介绍小兴安岭的?
生:作者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句话说明了小兴安岭不仅风景美,而且资源丰富。
师:对,这就是文章的总起句,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接着看第二段,作者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春天的关键词语,如“嫩芽”、“融化的雪水”、“小鹿”等)
师: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春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师:没错,作者用这些生动的词语,把春天的小兴安岭描绘得栩栩如生。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夏天、秋天和冬天的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不同季节的特点的。
【合作探究】
师: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作者在描写每个季节时,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觉得作者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如“白桦树像士兵一样站在一起”,这样让读者更有画面感。
生:还有“落叶像蝴蝶一样飞舞”,这也是拟人化的描写,让秋天显得更生动。
师:大家分析得很到位!这些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形象、生动,也更能打动人心。
【拓展延伸】
师:除了文中提到的景色,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特色吗?我们可以查资料或者结合生活经验来谈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补充)
师:通过今天的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和描写自然景色。希望大家今后多观察身边的美景,用文字记录下它们的美丽。
【布置作业】
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选择一句进行仿写。
2. 以“我眼中的小兴安岭”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之美。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运用,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