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物理(八下)第一章第二章检测卷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物理(八下)第一章第二章检测卷,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5 08:51:06

物理(八下)第一章第二章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冰块融化

B. 火箭升空

C. 铁钉生锈

D. 水结冰

2. 在物理学中,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 )

A. 快慢程度

B. 路程长短

C. 方向变化

D. 受力大小

3.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 )

A. 速度保持不变

B. 加速度逐渐增大

C. 路程与时间成反比

D. 速度随时间改变

4. 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时,读数应( )

A. 视线垂直于刻度线

B. 视线倾斜

C. 视线平行于刻度线

D. 随意读取

5.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1m = 10dm

B. 1km = 100m

C. 1cm = 100mm

D. 1h = 60s

6.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其运动状态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圆周运动

7.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 千米

B. 米

C. 分米

D. 厘米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B. 速度是标量

C. 位移和路程相同

D. 加速度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一致

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它受到的合力为( )

A. 零

B. 向前

C. 向后

D. 不确定

10. 以下不属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 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改变物体的质量

D. 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物理学中,把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

2.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

3. 1小时=__________秒。

4.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__________。

5. 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力。

6. 一个物体在5秒内通过了10米的路程,则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7.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和速度有关。

8. 在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没有放正,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___。

9.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 m/s²,那么每秒速度增加__________m/s。

10. 一个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这种运动称为__________运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什么是参考系?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并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效果。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它在2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 m/s²,求它在5秒末的速度是多少?

五、实验题(10分)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来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并写出实验步骤和所需器材。

参考答案(教师专用)

一、选择题

1. B2. A3. A4. A5. A

6. B7. B8. A9. A10. C

二、填空题

1. 机械运动

2. v = s/t

3. 3600

4. 作用点

5. 平衡

6. 2

7. 质量

8. 偏大或偏小

9. 2

10. 直线

三、简答题

1. 参考系是研究物体运动时选定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为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

2. 例如:重力(使物体下落)、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

四、计算题

1. s = v × t = 10 × 20 = 200 m

2. v = a × t = 3 × 5 = 15 m/s

五、实验题

实验名称: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器材:刻度尺、秒表、小车、斜面

步骤:

1. 将斜面固定,使小车从顶端滑下。

2.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滑行的总路程。

3. 用秒表记录小车滑行的时间。

4. 计算平均速度:v = s/t。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