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虎丘记》的原文及译文】袁宏道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风格清新自然,注重个性表达,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虎丘记》是他游历虎丘后所作的一篇散文,记录了他对虎丘景色的感悟与对历史人文的思考。
一、原文
虎丘去城可十馀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然其名甚著。盖自吴王阖闾葬于此,而孙权又葬其妻,故人多传其灵异。余尝游焉,见其山势平缓,林木葱郁,石径幽深,有古寺巍然,香火不绝。时值春日,花影婆娑,风声飒飒,游客如织,或吟诗,或抚琴,或对酒赋歌,皆乐而忘归。
余独坐于亭中,观云卷云舒,听鸟鸣山静,心旷神怡。忽闻人语喧哗,视之,则数少年争辩于前,言辞激烈,似为古迹之真伪。余笑而不语,心知此地虽无奇峰怪石,然其历史深厚,文化积淀深远,岂非胜景?
于是赋诗曰:“虎丘虽小有名,吴宫旧址尚留情。千载风云随水逝,空余松柏伴僧行。”
二、译文
虎丘距离城池大约十多里,这座山没有高耸的岩石和深邃的峡谷,但它的名声却非常显赫。这是因为吴王阖闾曾安葬于此,后来孙权又将他的妻子埋在这里,所以人们常常传说这里有灵异之气。我曾经游览过这个地方,看到山势平缓,树木茂盛,石板小路幽静深远,有一座古老的寺庙矗立其中,香火不断。正值春天,花影摇曳,微风轻拂,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吟诗,有的弹琴,有的饮酒赋诗,都乐而忘返。
我独自坐在亭子里,看着云朵聚散,听着鸟儿鸣叫,山林宁静,心情格外舒畅。忽然听到人声嘈杂,一看,原来是几个年轻人在争论,言辞激烈,似乎是在讨论古迹的真实性。我笑着没有说话,心里明白,虽然这里没有奇特的山峰和怪石,但它的历史深厚,文化底蕴丰富,难道不是一处风景吗?
于是写下一首诗:“虎丘虽小有名,吴宫旧址尚留情。千载风云随水逝,空余松柏伴僧行。”
三、赏析
《虎丘记》虽篇幅不长,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虎丘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表达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文中通过对游人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而结尾的诗句则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游记,更是一篇融合了历史、文化与情感的佳作,体现了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