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气数已尽的成语】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事物或人的命运已经走到尽头,气数将尽。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底蕴,还能精准地表达出一种不可逆转的衰败状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能够准确描述“气数已尽”的成语,并附上它们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1. 日薄西山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王导传》,原意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人或事物接近灭亡,即将消逝。常用于形容国家、政权或个人的衰落状态,带有强烈的悲凉色彩。
例句:随着统治者的腐败,这个王朝早已日薄西山,随时可能崩溃。
2. 气息奄奄
“气息奄奄”形容生命垂危,只剩最后一口气。多用于形容人或组织濒临灭亡的状态,强调其虚弱与无力回天。
例句:这家企业因长期亏损,如今已是气息奄奄,难以为继。
3. 穷途末路
意思是走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形容处境极端困难,没有出路。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团体被逼到绝境,无法继续前行。
例句:他因贪污受贿被调查,最终走上了穷途末路,只能自首求饶。
4. 江河日下
原指江河的水流一天天变小,后用来比喻事物逐渐衰落,局势越来越差。常用于形容国家、行业或事业的发展趋势。
例句:近年来,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压力,整体发展已呈江河日下的趋势。
5. 大厦将倾
比喻大势已去,局势难以挽回。多用于形容一个庞大系统或组织濒临崩溃的状态,带有强烈的危机感。
例句: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财务问题严重,大厦将倾之势已现。
6. 行将就木
“行将”意为即将,“就木”指接近棺材,比喻人即将死亡。也可引申为事物即将终结。
例句:这门手艺虽有历史价值,但如今已行将就木,几乎无人传承。
7. 寿终正寝
本义是正常死亡,后引申为事物自然结束,不被外力干预。有时也用于讽刺某事物因衰败而“自然”消亡。
例句:这个老品牌因跟不上时代,最终寿终正寝,退出市场。
8. 风雨飘摇
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像在风中飘荡的雨一样不稳定。多用于描述国家、组织或个人在危机中的状态。
例句:战争让整个国家风雨飘摇,百姓流离失所。
9. 苟延残喘
指勉强维持生存,延续最后的生命。多用于形容人在极度困苦中勉强支撑的状态。
例句:他虽身患重病,仍苟延残喘,只为等待最后的希望。
10. 末日将至
虽然不是传统成语,但在现代语境中常用作形象化的表达,强调事情已经走到尽头,无法挽回。
例句:面对环境恶化,专家警告说,人类文明正走向末日将至的边缘。
以上这些成语,虽然用词不同,但都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信息:事物或人的命运已到尽头,无法逆转。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些成语,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对某种现象或状态的判断。无论是文学作品、历史分析,还是现实评论,这些成语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