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middot及赠赵晦之吹笛侍儿原文及赏析)】《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是宋代词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虽非其最著名的作品,却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此词以“赠赵晦之吹笛侍儿”为题,表面是为友人身边的乐伎而作,实则借景抒情,寄托了作者对人生、音乐、友情的深刻感悟。
一、原文
>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
> 燕子楼中,佳人锦瑟,年华如水。
> 一曲清商,半生漂泊,梦回故里。
> 想当时、轻别意气,空回首、风尘满地。
> 谁解此心?玉壶冰魄,不染尘泥。
>
> 长笛声中,旧游如梦,往事成谜。
> 莫问归期,且听新调,醉倒花底。
> 愿君常伴,烟霞深处,共赏春晖。
二、赏析
这首词以“赠赵晦之吹笛侍儿”为题,表面上看是为一位善吹笛的侍女而写,实则借物抒怀,表达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1. 开篇点题,意境悠远
“燕子楼中,佳人锦瑟,年华如水。”开篇三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燕子楼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相思之情的意象,佳人与锦瑟则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才情。而“年华如水”,则暗示时光流逝,一切皆成过往,带有淡淡的伤感。
2. 情感深沉,寄寓深远
“一曲清商,半生漂泊,梦回故里。”这里的“清商”指古乐曲名,也常用来代指悲凉的音乐。“半生漂泊”道出了词人一生的奔波与漂泊,而“梦回故里”则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这种情感贯穿全词,使整首作品充满一种深沉的沧桑感。
3. 托物言志,寄托高洁
“谁解此心?玉壶冰魄,不染尘泥。”这是全词的高潮部分,也是词人情感的升华。他用“玉壶冰魄”来比喻自己纯洁的心灵,不被世俗所污染。这一句不仅是对侍儿的赞美,更是对自己人格的坚定表达,体现了苏轼一贯的高洁情操。
4. 结尾含蓄,余韵悠长
“愿君常伴,烟霞深处,共赏春晖。”结尾几句,词人希望友人能与这位善吹笛的侍儿长久相伴,在山水之间共度美好时光。这种愿望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对友情、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切向往。
三、结语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虽非苏轼最著名的词作,但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与丰富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首赠人之作,更是一首寄托情怀、抒发胸臆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
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一位乐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对理想的思考与追求。苏轼以其独特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这首词成为宋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