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原文及翻译】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月色的优美诗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为原诗及详细翻译。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
庭院中的地面被月光照得雪白,树上的乌鸦早已归巢。
清冷的露水悄然无声地打湿了桂花。
今夜月光明亮,人们都抬头仰望,
却不知这浓浓的秋思,会落在谁的家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晚的静谧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中“中庭地白”、“冷露无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冷的氛围,而“秋思落谁家”则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亲人深切的牵挂。
王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结语:
《十五夜望月》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之作。它让我们在月光下回忆起那些遥远的亲人,也提醒我们在团圆的日子里,珍惜身边的温暖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