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的《春望》中的名句。短短八个字,道尽了战乱中一个国家的破碎与自然景色的依旧苍翠,也寄托了诗人对故土、对和平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当时杜甫被叛军俘虏,困居长安。虽然战火纷飞,但春天的景象依然如常,花儿盛开,草木繁茂。然而,这一切的美丽却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悲痛。他看到的是破碎的山河,是荒凉的城市,是曾经繁华如今冷清的街巷。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面对春日的美景,他却因时局动荡而落泪;听到鸟鸣,也因离别之苦而心惊。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是对整个时代命运的叹息。
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语言凝练深刻。他不只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在他的笔下,自然景物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历史的重量。《春望》正是这样一首诗,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在今天看来,《春望》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更是一幅描绘战争与和平、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历史画卷。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家国的热爱与对和平的向往,始终是人类共同的心声。
杜甫用他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永恒的记忆。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珍惜当下,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