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出色的马》课文原文及精彩教学片断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一、课文原文
《一匹出色的马》是一篇充满童趣与温情的短文,讲述了小女孩在父母的带领下外出游玩时,因贪玩而落队,最后靠一匹“马”回家的故事。文章语言生动,情节简单却富有深意,适合二年级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原文节选: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草也绿了。妈妈牵着我的手,带我去郊外散步。我走得很慢,一会儿看看花,一会儿听听鸟叫,不知不觉就落在了后面。
爸爸和妈妈走了好远,我一个人在后面走着。我有点害怕,想喊他们,可又怕他们说我太胆小。这时,我看见路边有一根又细又长的树枝,像一匹马一样。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我兴奋地喊起来。我跳上“马”,开始飞快地跑,心里想着:我要赶上去,找到爸爸妈妈!
当我跑到前面时,爸爸妈妈正在等我。他们笑着说:“你真勇敢,自己找到了一匹出色的马!”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与教育意义。
-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亲情的温暖,体会勇敢与自信的重要性。
- 学会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的心理变化。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感悟“一匹出色的马”背后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春天的田野、柳树、小路。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里有什么好玩的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春游经历,引出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 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 分段讲解课文,重点分析小女孩的心理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她觉得那根树枝是一匹马?”
- 开展小组讨论: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
4. 角色扮演,体验情感(10分钟)
-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小女孩、爸爸、妈妈。
- 通过表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故事的趣味性。
5. 拓展延伸,联系实际(7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骑上’自己的‘马’去克服困难?”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参与感。
6. 总结升华,布置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课文主题: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 布置作业: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的‘一匹马’》,要求结合自身经历,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感染力。
六、教学资源建议
- 课文插图、录音材料、多媒体课件
- 相关绘本或动画视频(如《小马过河》)
- 学生自编的小故事或绘画作品展示
七、板书设计
```
《一匹出色的马》
——勇敢与自信的力量
小女孩 → 落队 → 发现“马” → 骑“马”回家
↓ ↓
害怕 → 勇敢 → 成功 → 感动
```
八、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表现、朗读、写作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促进学生反思与成长。
结语:
《一匹出色的马》不仅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它教会孩子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自信,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出色的马”,在成长的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