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七)(全文-综合论文-文档在线)】《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描写农村四季生活景象的诗作,共六十首,其中“其七”尤为脍炙人口。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乡村的宁静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四时田园杂兴(其七)”原文如下: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画面感极强,生动地刻画了农民在农忙季节的辛勤劳作与家庭分工的和谐景象。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则忙着纺织,男女老少各司其职,展现出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生活状态。
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尤为耐人寻味。孩童虽然尚不理解耕织的辛苦,但他们已经在模仿大人,在桑树荫下学习种瓜,表现出一种对劳动的初步认知和传承。这不仅是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寄托了诗人对下一代成长的期望与关注。
从文学角度来看,《四时田园杂兴(其七)》不仅是一首田园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体现了范成大对民间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贴近生活而更具感染力。
在当代,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尊重劳动,同时也倡导回归自然、贴近土地的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诗篇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回归。
总之,《四时田园杂兴(其七)》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挚动人的情感,成为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内涵来看,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