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孟浩然《初秋》译文及注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孟浩然《初秋》译文及注释,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23:56:29

孟浩然《初秋》译文及注释】唐代诗人孟浩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悠远。他的作品中,《初秋》是一首描写初秋时节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小诗。虽然这首诗并不如《春晓》《过故人庄》那样广为人知,但其中蕴含的诗意与情感却同样值得细细品味。

原诗:

《初秋》

不觉初秋夜,西风飒飒来。

池塘生早露,草木带寒苔。

独坐悲身世,空庭对月开。

感时思旧友,欲去又徘徊。

译文:

不知不觉间,初秋的夜晚已经来临,西风轻轻吹来,带来阵阵凉意。

池塘边已生出清晨的露水,草木上也沾满了寒冷的青苔。

独自坐在那里,心中感到孤寂,空荡荡的庭院对着明月敞开。

感叹时光流逝,思念昔日的朋友,想要前去拜访,却又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注释:

- “不觉初秋夜”:诗人没有察觉到秋天已经到来,暗示时间流逝之快,也表现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西风飒飒来”:西风是秋季的典型象征,飒飒声形容风声轻柔而有节奏,渲染出初秋的清凉氛围。

- “池塘生早露”:清晨的池塘边已有露水出现,说明天气开始转凉,秋天的气息逐渐浓厚。

- “草木带寒苔”:草木上覆盖着湿润的苔藓,进一步点明了初秋的寒意。

- “独坐悲身世”: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不禁感叹自己的身世,流露出孤独与无奈之情。

- “空庭对月开”:空旷的庭院中,月亮高悬,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 “感时思旧友”:看到季节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对过去朋友的思念。

- “欲去又徘徊”:想要去找朋友,却又犹豫不决,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

赏析:

这首《初秋》虽篇幅简短,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初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在季节更替中的孤独与感伤。诗中既有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尤其是“欲去又徘徊”一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复杂,令人回味无穷。

孟浩然的诗常常以平淡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这首《初秋》正是如此。它不仅是对初秋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以及友情的深切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