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感冒了】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感冒的基本症状,知道感冒时身体会不舒服。
2. 引导幼儿认识感冒的常见原因,如受凉、不讲卫生等。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多喝水、注意保暖等。
4.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观念。
二、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展示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咳嗽、发烧等)。
- 小医生角色扮演道具(如听诊器、口罩、体温计等)。
- 情景故事卡片:讲述小明感冒后如何恢复健康。
- 幼儿健康行为图示(如正确洗手步骤、穿衣建议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一张“生病的小朋友”图片,提问:“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哭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他可能感冒了,感冒会让身体不舒服,比如流鼻涕、咳嗽、发烧。”
2. 认识感冒: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幼儿展示感冒的常见症状,如:
- 流鼻涕
- 咳嗽
- 发烧
- 头痛
- 身体无力
提问:“你有没有感冒过?感冒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了解感冒的原因: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感冒的常见原因:
- 受凉(如穿得不够、吹风)
- 不讲卫生(如用手摸脸、不洗手)
- 接触生病的人
- 环境太闷、空气不好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如“如果下雨天没带伞,可能会感冒”。
4. 如何预防感冒: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预防感冒的方法:
- 多喝温水
- 注意保暖,特别是脚和肚子
- 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遮住
- 保持室内通风,多晒太阳
教师可以用儿歌或口诀帮助幼儿记忆,例如:
> “洗手要认真,细菌都赶跑;
> 穿衣要适当,感冒不来到。”
5. 角色扮演游戏:我是小医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医生”角色扮演活动。幼儿戴上医生道具,模拟为“病人”检查身体,询问病情,并给出健康建议。
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延伸: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健康是最重要的”,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教师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健康小贴士”卡片,提醒家人注意防寒保暖、讲究卫生。
四、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初步了解感冒的症状和原因,掌握了基本的预防方法。同时,通过互动和游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兴趣,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五、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应关注不同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适当调整语言难度,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同时,可结合家园共育,加强家长对幼儿健康习惯培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