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雪梅)人教部编版x】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是培养学生语言感知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内容。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古诗三首”,其中一首便是《雪梅》。这首诗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非常适合小学生理解和学习。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梅坡所作,全诗如下: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与雪花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自然界的美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的思想。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梅花与雪花比作两位竞争者,各自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梅花虽不如雪花洁白,但它的香气却胜过雪花;而雪花虽然洁白无瑕,却缺少梅花那种独特的芬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词语解释:如“争春”指争夺春天的美景,“未肯降”表示不相上下,“骚人”指的是文人墨客,“搁笔”表示停笔思考,“评章”即评论、评价。
2. 诗意理解:让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各有所长”的哲理,明白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3.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4.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在学习、生活中是否也存在“梅与雪”的关系,比如同学之间的不同特长,或者不同学科的优势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如播放相关的动画或配乐朗诵,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如写一篇以“我眼中的梅与雪”为主题的小作文,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雪梅》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更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它教会我们欣赏不同的美,尊重彼此的独特之处,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