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动辄得咎的成语故事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动辄得咎的成语故事,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9 17:43:02

动辄得咎的成语故事】“动辄得咎”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稍有行动就容易招致责备或惩罚。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人生哲理。

据《后汉书·王符传》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王符的学者,他为人正直、才学出众,但因不善于逢迎权贵,常常在朝廷中受到排挤。有一次,他上书皇帝,直言朝政之弊,希望借此引起重视,改善国家治理。然而,他的奏章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被一些权臣视为“多言乱政”,最终遭到贬谪。

此事之后,有人对他说:“你为何总是如此直言不讳?稍有举动便招来责难,何苦如此?”王符答道:“我虽知动辄得咎,然若因惧祸而沉默,岂非辜负了本心?”

这句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动辄得咎”,意指只要一有行动,就容易被追究责任或遭受责罚。它不仅描述了当时官场中的险恶环境,也反映了个人在面对权力压迫时的无奈与坚持。

“动辄得咎”背后所蕴含的,不仅是对现实的批判,更是对人性与社会规则的深刻思考。在某些环境中,人们往往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选择退缩,但真正的勇气,是明知风险仍敢于发声、敢于行动。

如今,“动辄得咎”依然被广泛使用,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体制压力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懂得进退有度,也要坚守内心的原则。真正值得敬佩的,不是那些一味迎合他人、不敢作为的人,而是那些在风雨中依然坚持自我、勇敢前行的勇者。

总之,“动辄得咎”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有时并非我们做得不够好,而是环境让我们走得更加艰难。但正是这种艰难,才让每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显得尤为可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