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皂化反应速率,计算其反应速率常数。通过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加深对化学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利用电导率变化法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CH₃COOC₂H₅)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钠,该反应属于二级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 \text{CH}_3\text{COOC}_2\text{H}_5 + \text{NaOH} \rightarrow \text{CH}_3\text{COONa} + \text{C}_2\text{H}_5\text{OH} $$
由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会随着离子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电导率值来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根据电导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 $ k $。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 电导率仪
- 恒温水浴
- 移液管、容量瓶、烧杯等玻璃器皿
- 0.02 mol/L NaOH 溶液
- 0.02 mol/L 乙酸乙酯溶液
- 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溶液:准确配制 0.02 mol/L 的乙酸乙酯溶液和 0.02 mol/L 的 NaOH 溶液,并在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稳定(通常为 25℃)。
2. 混合反应液:用移液管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酸乙酯和 NaOH 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
3. 测定电导率:在反应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如 2 分钟)使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值,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电导率值,计算各时刻的反应物浓度,并利用线性拟合方法求出反应速率常数 $ k $。
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假设初始电导率为 $ K_0 $,反应时间为 $ t $ 时的电导率为 $ K_t $,则反应的进行程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 \frac{K_t - K_\infty}{K_0 - K_\infty} = \frac{c_0 - c}{c_0} $$
其中,$ K_\infty $ 为反应完全时的电导率,$ c_0 $ 为初始浓度,$ c $ 为某一时刻的浓度。
根据上述关系,可将电导率数据转化为浓度数据,并绘制 $ \ln\left(\frac{K_t - K_\infty}{K_0 - K_\infty}\right) $ 对 $ t $ 的图像,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为 $ -k $,从而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 $ k $。
六、注意事项
- 实验过程中应确保温度恒定,避免因温度波动影响实验结果。
- 混合反应液时要迅速且充分,以保证反应开始时间一致。
- 电导率仪使用前需校准,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七、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 k $,验证了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并掌握了利用电导率变化法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八、思考题
1. 为什么选择电导率法来测定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速率?
2. 若实验中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常数有何影响?
3. 如何提高实验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