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文名句,出自《史记·陈涉世家》,表达了一个人胸怀大志却常被他人误解或嘲笑的感慨。这句话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原文出处
这句话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该篇记载了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底层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原文如下: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段话描述的是陈胜年轻时在田间劳作,心怀大志,但被人嘲笑的情景。他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小麻雀怎么能理解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二、全文翻译
下面是对《陈涉世家》中相关段落的现代汉语翻译: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种地。有一次,他停下农活走到田埂上,神情惆怅了很久,说:“如果以后有人富贵了,不要忘记彼此。”……后来,他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边的神庙里去,夜里点燃火堆,学狐狸叫喊:“大楚要复兴,陈胜要做王。”士兵们晚上都感到惊恐不安。第二天,大家议论纷纷,都指着陈胜看。……“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三、句子解析与意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字面意思是:“燕子和麻雀怎么能了解天鹅的志向呢?”这里的“燕雀”象征着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鸿鹄”则代表有远大理想、志向高远的人。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内心是否有远大的抱负。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往往无法理解真正有志之人的追求和抱负。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
- 不要轻易否定他人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不应因眼前的成功与否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
- 坚持自我,坚定信念:真正的志向往往需要时间去实现,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或他人的嘲笑而放弃。
- 尊重不同的价值观:世界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和生活方式,应当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人。
五、结语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仅仅是一句历史上的感叹,更是一种对人生理想的坚定表达。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志向往往藏于平凡之中,只有具备远见和勇气的人,才能看到未来的光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句话始终激励着每一个有志之人勇敢前行,不被世俗眼光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