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意义。
了解欧阳修及其文学成就,初步感知其散文风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让学生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以及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难点:把握全文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滁州风光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感受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里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吗?他是谁?”引出欧阳修和他的代表作《醉翁亭记》。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每个字音,并标记下自己不认识或不熟悉的词汇。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僻字词问题。
3. 全班齐声朗读一遍,检查预习效果。
(三)深入探究
1. 分组合作学习:每四人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 查找资料,介绍作者欧阳修;
- 结合注释解释难懂句子;
- 探讨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汇报交流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研究成果,教师适时补充讲解。
3. 思考练习:
- 文中多次提到“醉”字,请思考作者为何而“醉”?
- 你认为这篇文章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巩固提升
1. 背诵竞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背诵比赛,评选出“最佳背诵者”。
2. 写作训练: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描写一处你喜欢的地方,表达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积累优美词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1. 抄写并默写课文;
2. 阅读其他经典散文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3. 完成相关练习册上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主题:寄情山水、乐观豁达
特色:情景交融、语言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