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曰:“凡读书须用心专一,不可分心。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故读书必使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
此言谓,读书之时,心思专注是为根本。若心神游离,虽目见字句,耳闻声音,却如过眼云烟,无所入也。是以心到者,乃真知灼见之基;眼到者,审其形,辨其义;口到者,诵而记之,反复咀嚼,方能深印脑海。
朱子此训,意在告诫后人,学习之道贵在专精。心定则气和,气和则思清,思清则学进。盖书卷浩瀚,非一日之功可成,唯持之以恒,笃志力行,始得其益。
今人读书,常因杂务缠身,或因外界诱惑,难以一心向学。然若欲有所成就,当效法古人之精神,静坐读书,心无旁骛,如此则事半功倍矣。
译文如下:
朱子曾说:“读书时必须专心致志,不可分心。如果心不在焉,那么即使看着文字也不会看见,听着声音也不会听见,吃着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所以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者缺一不可。”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心思的专注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心不在书本上,即使眼睛看到了文字,耳朵听到了声音,也如同没有看到、没有听到一样,毫无收获。因此,所谓的心到,就是获得真知的前提;眼到,就是仔细观察文字,理解其含义;口到,就是通过朗读来记忆,反复思考,这样才能深刻地记住内容。
朱子的这一教导,旨在提醒后世之人,学习的关键在于精益求精。内心平静就能心态平和,心态平和就能思维清晰,思维清晰才能进步。书籍内容丰富,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掌握的,只有坚持不懈,坚定志向并付诸行动,才能有所收获。
现代人在读书时,常常因为各种事务缠身,或者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很难做到一心一意。然而,想要取得成就,就应当效仿古人的精神,安静地坐下读书,排除一切干扰,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