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夜晚的舟行总能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画卷。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便是这样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舟行之夜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原文: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译文:
在漆黑的夜晚,只能看到渔船上的灯光,那一点光芒如同孤独的萤火虫在闪烁。微风拂过水面,掀起层层涟漪,那些点点灯光在水面上荡漾开来,仿佛化作了满河的星星。
注释:
1. 月黑:指月亮被云遮住,天空显得非常黑暗。
2.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3. 孤光:单独的一点光亮。
4. 萤:萤火虫,这里用来形容灯光的微弱和孤独。
5. 簇浪:掀起波浪。
6. 散作:分散成为。
7. 满河星:满河的星星,形容灯光在水面上映照出无数亮点。
意思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舟行夜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力。首句“月黑见渔灯”点明时间是夜晚,且天气阴沉,但正因为如此,才让渔灯格外显眼。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将渔灯比作萤火虫,突出了其孤独与渺小。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描述了微风轻拂水面,激起细小的波纹。最后一句“散作满河星”则将水面上的光影比喻成满河的星星,形象地表现了灯光在水波中摇曳生姿的美丽景象。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腻入微的感受能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