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陶罐与铁罐》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出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文章通过讲述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及最终的命运,揭示了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陶罐虽然易碎但具有长久保存的价值;而铁罐虽坚固却因骄傲自大而消失。这一鲜明对比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为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对于抽象的概念如“谦虚”、“骄傲”,还需要借助具体的事例来帮助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故事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也要正视自己,保持谦逊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陶罐和铁罐各自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践行“谦虚”的美德。
五、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陶罐与铁罐)、音频资料等辅助材料;另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实物道具用于课堂演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陶器与铁器的相关图片,请同学们猜猜它们分别代表什么?然后引出课题《陶罐与铁罐》。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你觉得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感悟
1. 学习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
-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性格特征的句子;
- 分析为什么铁罐瞧不起陶罐;
- 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
2. 学习第二部分(第10-17自然段)
- 讨论多年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 对比两者的结局有何不同;
- 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 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2. 如果你是其中一方你会怎么做?
(五)总结升华
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既谦虚又有自信的人。
七、作业布置
1.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八、板书设计
陶罐——谦虚、温和、有价值
铁罐——骄傲、蛮横、无影无踪
九、反思评价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同时也要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