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与陌生人相处时的安全常识。
2.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遇到陌生人的邀请或诱惑时保持警惕。
3. 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幼儿的判断力和应对能力。
活动准备:
1. 故事《小兔子和大灰狼》的图片或动画片段。
2. 准备一些玩具娃娃或其他物品作为道具,模拟陌生人的行为。
3. 制作一张“安全标志”卡片,上面写有“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警示语。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有一天,小兔子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狼。大灰狼假装很友好地邀请小兔子去他的家里做客。小兔子非常害怕,但是它没有跟着大灰狼走,而是赶紧跑回家告诉了妈妈。”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兔子没有跟着大灰狼走,并强调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邀请。
二、情境模拟
1. 教师扮演陌生人,走到孩子们面前,试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递上糖果或者玩具,说:“小朋友,我这里有好吃的糖果,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玩?”
2. 鼓励其他孩子观察并思考是否应该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邀请,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3. 教师总结:“遇到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拒绝,因为这可能是危险的信号。”
三、角色扮演游戏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孩子、家长、陌生人)。通过模拟场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如何正确处理与陌生人的接触。
四、总结与分享
请每位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并提醒大家记住:“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并且可以随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
五、延伸活动
制作“安全标志”卡片,让每位幼儿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支持。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安全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安全问题,远离危险。
以上是本次安全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