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只觉得它像一块白玉盘。我常常抬头问妈妈:“这是什么呀?为什么它会发光呢?”妈妈笑着告诉我那是月亮,但在我幼小的心里,它更像是一面神秘的镜子,映照着天上的仙宫。
每当夜晚降临,我都会跑到院子里,仰望着那轮明月。它时而圆润饱满,时而弯如新镰。我想象着月亮上住着嫦娥仙子,她抱着玉兔,在广寒宫中翩翩起舞。而那些斑驳的阴影,则仿佛是桂树投下的斑驳树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月亮有了更多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人们寄托思念之情的重要载体。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人们远离家乡时,总会抬头望向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涌起对亲人深深的牵挂。
如今再读这首诗,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纯真的童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用好奇的眼光去探索这个世界。同时,也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抬头看到同一轮明月,就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总之,《古朗月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月亮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教会我们要珍惜当下,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就像那轮亘古不变的明月一样,始终陪伴着我们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