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这条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路上,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一个园丁,每天都在悉心照料着那些稚嫩的幼苗。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他们以自己的节奏生长,而我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阳光和雨露。
记得有一次,在教授五年级数学课时,我遇到了一件让我至今难忘的小事。那天讲的是分数的基本概念,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有趣,我特意准备了一些实物道具——苹果和橙子。我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们:“如果把这个苹果分成两半,每一份是多少?”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一半!”“二分之一!”声音此起彼伏。接着我又拿出另一个苹果,继续提问:“现在这个苹果要分成四份,每一份又该怎么表示呢?”
就在这个时候,后排的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举起手说:“老师,我觉得这不公平。”全班顿时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他。我笑着问他:“为什么你觉得不公平呀?”
他挠了挠头,认真地说:“因为上次我们分糖果的时候,明明每个人应该拿三颗,可是小明却多拿了两颗。所以我觉得,如果苹果也这样分的话,是不是也会有人分到更多或者更少?”
听完他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但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停下手中的教学,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大家觉得他说得对吗?如果我们真的按照规则来分配苹果,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呢?”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孩子们逐渐明白了公平分配的意义,并且学会了如何用数学语言去表达这种分配过程。那位提出问题的小男孩更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独立人格的重要场所。有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情感与认知需求。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解答疑问,还要学会倾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
后来,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我都感到无比欣慰。它提醒着我要始终怀抱耐心与爱心,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毕竟,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点,而在于点燃一颗颗渴望探索的心灵。
或许,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珍贵的收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