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35岁
职业:教师
主诉:
反复咳嗽、喘息两年,加重伴胸闷一周。
现病史:
患者自述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以夜间和清晨为重,伴有喘息症状,活动后加重。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予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停药后病情反复发作。近一周来,因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喘息明显,夜间睡眠受到严重影响,故前来就诊。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
其母患有过敏性鼻炎。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
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双肺听诊可闻及散在哮鸣音,未闻及湿啰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2%,淋巴细胞比例28%。
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未见明显实变影。
肺功能检测:FEV1/FVC 65%,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初步诊断:
1. 支气管哮喘(中度持续)
2. 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方案:
1. 控制药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次两吸,每日两次),用于长期控制症状。
2. 缓解药物:沙丁胺醇气雾剂(按需使用,每次一喷)。
3. 抗炎治疗: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每日一次,睡前服用)。
4.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识别哮喘触发因素,如花粉、尘螨等,并避免接触;教授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方法。
5. 随访计划:建议每三个月复诊一次,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达到最佳控制状态。
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 定期监测峰流速值,记录每日症状变化。
医生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以上为本次门诊病历记录,请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