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初步的分享意识,懂得与同伴分享的重要性。
2. 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幼儿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3. 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各种小零食(如小饼干、糖果等),数量足够每个小朋友都能分到一点。
2. 几个玩具(如积木、布偶等),供孩子们在游戏中分享使用。
3. 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 热身环节:欢迎小朋友们
- 教师以亲切的语气迎接每一位小朋友,鼓励他们主动打招呼。
- 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带领孩子们一起做简单的律动操,活跃气氛。
2. 故事导入:《小熊请客》
- 讲述一个关于小熊邀请好朋友来家里玩耍并分享食物的小故事。
- 提问:“为什么小熊要请朋友们吃东西呢?”引导孩子思考分享的意义。
3. 实践分享:分发零食
-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零食,请每位小朋友轮流上前领取一份,并提醒他们说“谢谢”。
- 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手中的零食拿出来与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品尝,感受分享的乐趣。
4. 角色扮演:玩具分享时间
- 将玩具分组放置在教室的不同角落,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去玩。
- 在活动中,教师适时引导孩子们互相交换玩具,学会等待和轮流。
5. 总结分享:我今天学会了什么?
- 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提问:“今天你和谁分享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 表扬那些表现积极、愿意分享的孩子,给予肯定和奖励。
6. 延伸活动:制作感谢卡
- 提供彩纸、蜡笔等材料,让孩子画出自己最想感谢的人或事物,并写上简短的话语。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分享物品,还明白了分享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教师应继续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上教案旨在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和互动体验,帮助小班幼儿逐步建立分享意识,同时注重情感交流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发!